《南方周末》的资本方狠过黑心企业主?

作者:俞飞龙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南方周末》的资本方狠过黑心企业主?
作者:俞飞龙 2009-10-30 发表于:博客中国


在新闻一线大量使用年轻人,缘于媒体的低成本战略,媒体之所以采取低成本战略,又与其陷入的“亏本发行,增加了经营风险;同一市场竞争对手密集,进一步加大了生存压力”的处境直接相关。不止一个媒体老总告诉我,他所在媒体的记者岗位不是不愿用年长的人,而是用不起,而且另一方面,年长者也很难适应一线记者的工作强度:每天开完早会,出门奔向不同现场,然后再从现场赶回报社写稿、发稿——低成本下的媒体策略之一,就是媒体已习惯“把女人当做男人用,把男人当做牲口用”,年长者根本没有这样的体力供消耗。
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习惯自称“新闻民工”,这不完全是一种调侃和自嘲,而堪与其自身真实的生存处境匹配:在一般媒体,表面风光无限的记者,底薪几与民工相同,5、6年前,媒体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候,有的媒体甚至启动过零底薪(注:明显违背《劳动法》),直到2008年,盈利颇丰的《南方都市报》,一般记者的底薪也只有数百元,《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稍高一点,但也只有一千元出头,这是经济发达地区、广告收入高的媒体的薪资情况,经济次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底薪一般在300到600元之间,其余的,得靠稿费收入。待遇确实与民工差不太多。
既然是低成本,记者,尤其是报纸记者的稿费自然也低。一般在30-50元之间,即便是头版头条,如果是硬新闻,也多为100-200元。至于外约稿,稿费也低到惊人,这在那些收入惊人,声誉隆盛的媒体也不例外。如《南方周末》,尽管早在几年前,《南方周末》的广告收入就超过亿元,成了名副其实“印钞机”,它的稿费也低得让人咂舌,一般千字只有200元,极少数“名家”的稿费,可以达到千字千元。
早年,我曾以《南方周末》1998年的广告收入和记者、撰稿人所得粗略算过一笔账,得出了一个四座皆惊的结论。
《南方周末》1998年广告收入超过8000万,以8000万计。该报当年每期不到10万字,以10万字计,每年52期。如此,该报每期平均收入约142.6万元,每字获得收益14.26元。
实际参与了南方周末“成品”制造的记者、撰稿人所得几何?按南周规定的最低标准,记者每月见报稿不低于1万字,那么最低,一个正式记者每月见报的稿子,至少间接实现了14.26万收益,但他们的月收益(按月发1万字计),一般在6000-8000之间。仅为所创造收益的5%左右,一般撰稿人的收益比例就更低了。不到2%。即使所谓的名家,此收益比例也刚刚超过7%。
上述比例,在除去成本(以超过当时为世人病垢的行政成本为标准,但不准确,因为这里面存在印刷和零售差价,以及并不可信的印刷数)30%,利润提留20%(正规国企一般为15%)后,记者的收益仅为其所创纯利的10%,撰稿人收益不足其所创纯利的3%,名家的收益仅及所创纯利的14%。
从上述比例看,参与南方周末“成品”制造的“工人”们,所得远低于企业工人。即使在今天被公认的分配不公的环境下,中国工人的平均所得也占其所创造的GDP(毛利)的10%以上,约为16%。国外更高了,普遍在30%以上,高的更达到了70%这个份额。
如果一个一般撰稿人,每期给南方周末提供足够上版水平的1500字,那么每月他的稿费收入可达到惊人的1200元,约可高出同期初入行的初级工人200-400元。
到处指点江山、以揭露时弊、启蒙国人为己任的《南方周末》的记者和撰稿人,包括名家撰稿人,遭到了资本方比企业主对工人更“残忍”的“盘剥”?
这句话单纯说出来或听起来,简直比天方夜谭更没谱,但仔细查证上面虽不严谨、但基本可信的对比数据,我不得不承认,这个结论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真相。
由于对新闻采取低成本的操作,本来就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市场媒体,自然更难以深刻起来、睿智起来、前瞻起来。不单如此,一般市场媒体的用稿和稿费评议机制,甚至成为记者写深度稿的一大障碍,2004年初,我在北方某报任职期间,曾根据手中掌握的线索,指导一个记者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暗访取证,写了一篇刊出即在全市引起巨大轰动(采访回来的记者说,在公交车上就听到有市民在议论该事件)的调查新闻。该稿在评议时也获得了大家一致首肯,得到了该报创刊以来的最高分,4个A,那么这4个A是多少稿费呢?每个A一百元,4个A即400元,两个月的心血,而且是获得了肯定和一致好评的心血,记者却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400元,如此评稿机制和新闻理念,可谓不存在好稿激励动机,反而是扼杀好稿、推崇庸俗的用稿制度,即使偶尔有记者能写出深度好稿,也在如此低微的收益前无法持续,这件事惹得我在随后的所任职单位的一次中层会议上拍案而起,直陈“我们往社会输送的是垃圾,最高稿费只有400元,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最高稿费只有1-200元的新闻,不是垃圾是什么”?这一陈辞引起了在座者,包括总编在内的一干人的一阵唏嘘。都不胜感慨,但又都感到陷入现实的竞争泥潭而无自拔之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俞飞龙
俞飞龙
作家,前《中国财富》执行主编
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