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作者:谢小庆 来源:察网 2019-07-15

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谢小庆

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曾担任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1914年出生于昔阳县的小南山村一户长工的家中。他的父亲兄弟5人,陈永贵的父亲陈志如是5人中的老二,是5人中唯一幸存的一个,其他的4个兄弟都在外出讨饭谋生的过程中客死他乡。

陈永贵6岁时,他先看着自己9岁的姐姐被卖掉,换得3斗高粱。不久,为了求生,他的父亲又卖掉了他的母亲和弟弟。他的父亲带着他离开小南山村到大寨村给人当长工。陈永贵年龄不到10岁就成为了一个小长工。不久,他的父亲在绝望中上吊自杀,他寄居在自己当长工的一个贾姓农民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不幸的身世,“小长工”的身份,使陈永贵练就了一身的本事,成长为一个远近闻名的顶尖庄稼把式,不仅身强力壮,而且耙耧锄种样样精通。

1945年,昔阳县解放了。陈永贵分得了自己的地,自己的房。从1946年开始,大寨村就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建立了变工队和互助组。

1946年的一天,村里尚未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贾进才找陈永贵商量办互助组的事情,陈永贵爽快地说:“你来组织,我先参加!”于是,以贾进才为首的互助组就按照自愿原则组织了起来。互助组有15户,成员都是些人强马壮的农户。这个互助组被人们称为“好汉组”。

互助组平时各干各的营生,农忙需要互相帮助的时候,就互相换工,你帮我一天,我帮你一天。组员们互助互利,谁也不吃亏。

由于互助组按照自愿原则组织,大寨村一些没有青壮年劳动力和没有牲口的家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由于怕吃亏,怕受连累,没有互助组愿意吸收这些老老小小的家庭。例如梁便良16岁,贾承联14岁,都是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们多次试图加入互助组,都被拒之门外。这种情况,陈永贵都看在眼中。他想,共产党给我们分了田,分了房,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如果不能带着这些老老小小的家庭共同致富,他们就会走上卖田卖地的道路。于是,陈永贵退出了“好汉组”,把这些老老小小的家庭组织成为一个互助组。这个互助组被人们称为“老少组”。老少组共有9户人家,男劳力中不是50岁以上的老汉,就是16岁以下的娃娃,全组真正的强劳力只有陈永贵一个。

最初,陈永贵的妻子李虎妮不理解他,经过沟通和交流,他说服了妻子,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在陈永贵的带领下,“老少组”与“好汉组”展开了一场农业生产上的竞赛。“好汉组”有牛有驴,耕地靠牲口;“老少组”没有牲口,耕地只能靠人拉犁。

虽然“老少组”的劳力弱,但是每个人都格外珍惜这个互助组,都不愿成为互助组的累赘,干起活儿来都是起早贪黑,拼出12分的力气。大家非常团结,多干一点儿少干一点儿,也并不很计较。陈永贵不仅本人身强力壮,精通耕作,而且脑子好用,有心眼,爱钻研。在陈永贵的带领和组织下,人人用力,个个争先。

相反,“好汉组”则仅仅在春天翻地播种的时候换工互助一下,其他时候几乎很少往来,各家锄各家的地,各家收各家的庄稼。

结果,第一年秋天,“老少组”平均亩产高达150斤,而“好汉组”则只有120斤。到1949年,“老少组”又创出了平均亩产169斤的新纪录。于是,一些农户退出了“好汉组”,加入了“老少组”。到1948年,“老少组”扩展到29户。到1949年冬天,“老少组”扩展到了49户,占了全村户数的70%。同时,“老少组”也从忙时互助的临时互助组发展成为长年互助组。

后来,陈永贵被选为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寨村民改土造田,抵御自然灾害,把穷山恶水的穷山沟建成了稳产高产的良田,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迄今,在全国各地,许多在“学大寨”过程中修建的水利工程,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2012年4月12日,谢小庆在大寨陈永贵同志墓前向其致敬

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陈永贵如何带领大寨村弱劳力生产致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4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