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爱国:社会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

作者:路爱国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社会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

路爱国

2007/6/24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社会主义的议论似乎多了起来,各种各样的新提法纷至沓来,其中有文章大声疾呼“民主社会主义”,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还有报道说,继去年召开首届全国社会主义论坛后,今年又举办了第二届,集中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新观点”。比较有趣的是,这些新观点的创造者大多是驰骋改革大潮的风云人物,他们的看法自然不能不引起更多的关注。
从根本上说,我认为,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实际上是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否定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实践,以便继续在社会主义名义下“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转型。

1、 形形色色的新观点
首先,什么是社会主义?
谢韬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民主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所谓新资本主义,也就是我们习惯称之为发达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他认为,构成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是民主宪政、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制度,堪称“四大法宝”。
刘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只有两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他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可以创新[可读为:其他一切马克思主义原理都可以改变或放弃]。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来自汲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涌现的社会主义内容。
吴敬琏提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市场经济。
高尚全说,社会主义应该是人民社会主义,它有五个特征:以民为本、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民主政治和中华文化。
王占阳称,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普遍幸福主义。
刘福垣似乎认为,充分的社会保障就是社会主义。
高尚全、杨启先等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们所说的人民社会主义。
其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谢韬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二○○四年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四大法宝”中国已经学了后面三样,也就是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制度,但还缺头一个法宝,即民主宪政。
 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国内外一些力量一直加紧敦促中国朝这个方向发展。按照这种设想,中国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尚未完成的任务或目标就是实行民主宪政,只要建立起西方那样的所谓民主制,中国就成了“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所以,在目前的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可以概括为:实行多党制加大选。

2、 这些新观点新在何处?
它们的新颖之处在于:首先,它们的确与“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同;其次,它们与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一直坚持的“旧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不同;第三,它们否定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旧的”历史实践。我相信,提出这些新观点的人本身也不会否认这些不同。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和陷入低潮,社会主义的理论再次出现大分化,科学社会主义遭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化攻击,除了世界资本主义势力外,从原来的社会主义营垒中杀出一股“新生力量”,他们在颠覆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在这种分化中,我们看到:
 一部分人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认真总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继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他们看来,另一个世界,即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世界是可能的,是值得为之奋斗的。
一部分人干脆抛弃社会主义,公开投入资本主义怀抱,视社会主义如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提也不愿意再提了。
还有一部分人同样认定社会主义行不通,他们内心向往资本主义,但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他们并不公开否定社会主义,而是首先给社会主义加上各种美妙动听的前缀,例如早期提出的带有人道面孔的社会主义(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戈氏)。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些“新观点”自然也属于这一类。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以许诺完善社会主义赢得大众对所谓改革或转型的支持。
同时,把社会主义国家称为暴力的、独裁的、不民主的、封建的社会主义等,以社会主义名义否定社会主义实践的合法性,为改弦更张做舆论和意识形态准备,为最后公开转向资本主义铺平道路。
民主、人道社会主义,或人民的、普遍幸福的社会主义,听上去都很美妙,表面上看,人们没有理由反对这样的社会主义。但这类口号实际上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其中隐含的目标在于抛弃社会主义。在前社会主义国家,这类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无一例外都演变成了资本主义。至此,社会主义一词也就失去了用来遮羞和欺骗的使用价值,被完全抛弃了。苏联/俄国和东欧国家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从这个角度看,前面所说的这些新观点其实并没有新颖之处,因为早在今天以前它们在理论上已经被屡屡尝试过,而这些尝试的政治后果也都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面前。
历史经验表明,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加上任何其他前缀,提出任何其他名义的社会主义,往往都在以各种理由,质疑、修正、否定和取代马克思主义。因此,只要看到这样的社会主义,人们大致可以断定,它们首先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次是否定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
历史经验还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当有人提出这样的口号,当这种口号逐步成为主导思潮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历史的转折。

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他为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它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大量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具体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于:
1)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提出剩余价值理论,解释资本剥削的根源;阐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借鉴和批判:马克思主义认同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同时,批判其诉诸人文主义价值批判的局限性、其社会史观中的非革命性和非人民性,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浪漫主义构思,提出通过无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根本变革的理论。
3)成长于对其他形形色色伪社会主义理论的斗争和批判。《共产党宣言》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为历史证明是正确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为世界无产阶级彻底解放指明了道路,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武器,结果,世界上先后出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理论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4、 形形色色的其他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其他形形色色社会主义也不是无源之水,它们来源于:
1)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否定。一些人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或者不正确,或者过时了,需要抛弃、修正或“创新”,因此,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新观点。他们自以为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聪明。
2)对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批判和否定。这种否定往往是彻底的,否定中国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否定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历史,甚至否定包括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在内的革命历史。他们自以为比毛泽东更高明。
3)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赞赏和肯定。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精神相反,当前这些新观点不是把资本主义作为批判对象,而是当作他们那种社会主义的参照物或理想模式。他们夸大和渲染西方20世纪以来通过社会改良取得的某些进步,却对其不变的资本剥削劳动的本质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他们的视野中根本不存在世界上大量实行资本主义却始终落后的不发达国家。许多人虽然高唱全球化,却根本不能或不去理解资本主义作为世界体系的整体性,不能或不去理解不发达资本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为中国有了所谓“四大法宝”就成能为发达国家纯属空想,没有丝毫科学性可言。
 概括起来,这些新观点有以下特点:
 1)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根本不具备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基础,从主观唯心论出发,排脑袋,想当然,依靠几篇短文或三言两语就敢于否定或“创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用表象代本质,以社会现象的描述代替本质特征的揭示;玩弄辞藻和概念,以诡辩论代替唯物辨证法。
 2)是从空想社会主义的倒退:从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到退为欣赏、肯定资本主义;从试图超越资本主义倒退为试图追随资本主义;从构想未来社会理想图景到退为把不平等的现实社会合法化和理想化。 

5、社会主义不是什么
看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是真社会主义还是假社会主义,最简单的标准是看它们是否从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即:社会主义至少不是资本主义。这是一个最底限度的标准。尽管人们在描述上有所不同,但资本主义具有一些公认的特征,例如:
马克思所批评的资本主义:以追逐剩余价值为动力的社会生产;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雇佣劳动;两极分化;资本统治;等。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历史资本主义是万物商品化的生产过程;无休止的资本积累是经济目标、法则和动力;崇尚理性与理性化的意识形态,即制度化的种族主义,也就是为不平等辩护的意识形态,对普遍主义的信仰。(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四组制度和行为安排: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而生存的大批劳动者;经济制度中大多数人最大限度的个人主义与惟利是图。(亨特:《经济思想史 一种批判视角》(第二版),上海财大出版社,2007年)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至少不是比资本主义坏,是与帝国主义对立的社会制度,他说:“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好,我们要懂得这个原则。根本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只要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就决定社会主义国家总是要同帝国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妥协总是暂时的。社会制度变了,这个国家走的方向就要随着改变。”(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1959年),《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下),第775页。)
由于社会主义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就不应该拥有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现象,例如:人剥削人,人欺压人;劳动者沦为商品甚至奴隶;有劳动能力的人随时面临失业威胁,丧失劳动权利;社会高度不平等;贫富两极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妇女沦为性奴;儿童失学;有病等死;恶化生态,疯狂掠夺大自然;官商勾结,警匪一家;惟利是图、道德败坏、精神萎靡;等等。
如果不能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又从何谈起?

6、社会主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是具有自身特征的社会制度;也是社区、国家直到世界范围的社会运动。它的目标是反对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为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指共产党人)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是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在任何旗号下实行私有化都是从社会主义的倒退。资本主义社会可以有一些社会主义因素,例如多一些公平,增加劳动者权利,建立不同程度的社会福利制度等,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决不可能是社会主义,无论在它前面加上多少美妙动听的辞藻。
作为一个过渡时期,建设中的社会主义肯定是不完善、有缺陷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问题甚至弊病。但是,用社会主义作为尺度,判断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进还是倒退,不是看它是否符合某个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而是要看它的发展趋势,即社会主义因素是在不断增长,非社会主义因素在不断减少,还是相反。

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政府对中国目前社会形态的官方概括。邓小平较早提出了这个说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面提到的那些新观点中,有的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即人民社会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尽管作为后者,目前的中国据说还缺乏一个所谓宪政民主的条件)。
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那么,将近30年的实践似乎表明,这种社会主义距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似乎不是更近,而是更远了;距离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是前进,而是倒退了。有以下事实为证:
资本重新来到了人间,以压榨工人包括童工甚至奴工实现增殖,同样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劳动力重新沦为商品,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生存的大批劳动者;万物商品化过程如火如荼,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不能变成商品的东西了,其彻底程度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已经建立起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也已经成为现实;经济制度中大多数人追求最大限度的个人主义与惟利是图;建立了为不平等辩护的意识形态。
结果,两极分化迅速发展,中国从世界最平等国家行列迅速堕落到世界最不平等国家行列;社会保障体系从有到无,从尚不完善到丧失了完善的对象;剥削阶级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这个所谓“新社会阶层”正在逐步进入政治领域,争取与其经济主导地位相当的政治地位;社会分化导致国民凝聚力急剧减弱;社会从全民组织到各自为营,再次走向一盘散沙状态;劳动者由学习做国家的主人到重新成为资本的奴隶;富人耀武扬威,穷人求告无门;嫖娼卖淫黑社会卷土重来;社会上惟利是图成风,笑贫不笑娼,整体社会道德水平低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等。
同时,在以下意义上,中国实现了与世界接轨,那就是:中国的富人/上层与世界各国的富人/上层接了轨,在他们面前不再感到抬不起头,“寒酸”之气一扫而空,平起平坐,何等惬意,而中国的穷人/下层也正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最底层逐步接轨,越来越具备这个阶层作为“人下人”的主要特征。
众所周知,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了,GDP年增长率比改革前高了3、4个百分点。但是,对比以上这些无可否认的事实和变化,谁又能说,这就是千百万革命先烈流血牺牲追求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改革所许诺要完善的社会主义?为了这几个百分点的增长率,人民是否应该甘心情愿地接受这样的代价,心安理得地认可这样的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有如下一些解释:
中国改革(包括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实践的结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或者,凡是中国所做的,就是社会主义的;
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还要延续至少一百年,而在这个历史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未必适用;
或者,如有人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等等。
把改革时期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如何定位毛泽东时代:它是社会主义吗?如果是,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非中国特色,还是其他?
如果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衡量标准,即把经济增长作为硬道理,除此再无不可逾越的底线和原则,那么,目前世界上不但所有发达国家都成了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所有其他国家,只要经济还在增长,也都毫无例外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了。也许,这正是那些新观点的观点,而这样的社会主义正是他们所说的“新式社会主义”,否则,又怎么能断定,目前世界社会主义非但没有处于低潮,而且“已经”磅礴于全世界?(据报道,刘吉、刘福垣、徐景安、王占阳、刘新宜等许多学者还一致认为,现在并不是“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只是各种“左”倾社会主义模式正处于低潮和走向灭亡,新式社会主义则已经和仍将继续磅礴于全世界。)照这个思路,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胜利,不需要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与资本主义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需要的只是我们文人动动笔杆子,来一番重新定义,弄两次概念翻新,世界大同说来就来了。“理论创新”到如此地步,夫复何言。

小结:
中国的改革,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当年的改革正是在这个口号下得到了大众的支持。但实际推行的改革过程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还是在社会主义旗号下否定社会主义,行资本主义之实,历史将会并且正在做出结论。依靠偷梁换柱、指鹿为马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例如发明前面所说的“一系列新观点”,与严肃的科学探讨相去甚远。依靠这样的“理论”支撑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变革,不但无法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实越来越清楚),无助于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而且也根本不可能把中国变成西方那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面临的是一条通向不发达资本主义的道路。如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重新崛起的强国梦想,很可能就此断送了。[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路爱国
路爱国
1
0
0
3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