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独与伪农村情结

作者:孙锡良 来源:孙锡良 2021-03-15

两头独与伪农村情结

孙锡良

  前些日子,某电视台做了一档农村适龄青年婚姻状况调查节目,他们发现,虽然农村脱贫有力,但农村问题却非常多,单身汉成群,彩礼畸形膨胀。有个典型案例,一位三十多岁的男青年,迟迟找不到对象,去年撞上大运,媒人给他介绍了二婚女性,一个月内速速完婚,为了这桩婚姻,付出了他家几代人60万元的积蓄,还另外借了钱,包括彩礼、新车、婚房装修、为新娘购置三金、办酒席等等。不过,婚姻只维持了一个月新娘便从家里出走,从此便无音信。电视镜头中,那个男人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记者问:“下一步该怎么办?”他说:“我能怎么办?人都找不到。”

  就在本周,老家来了一行人,我自然要与他们好好聊聊家乡情况,在众多话题中,我了解到一个非常难过的信息——家乡单身男也是成堆。他们可以一家家地给我点出人头,粗略算了一下,几百人的小村子,单身汉就高达四五十人之多。这与我之前了解的河南、湖南的情况非常相似,全国多数地区是否类似?大家想一想,这些现象可怕不?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来了许多农村扶贫信息和农民谋生信息。

  国人总认为,单身汉多的原因是贫穷。其实不然,是价值观混乱了。若论穷,今天的中国难道比五十年前还要更穷?五十年前未曾出现的问题为何在盛世出现?我清楚地记得,过去,我们村顶多也就不到十个单身汉,主要是因为好吃懒做,个别是家庭成份不好,大部分地主富农的儿子都能顺利成家,何况一般人?再穷的人家,只要人勤快,也能有适当的对象可找。

  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城市,又会发现,剩女多得让人心焦,一部分是离婚女性,一部分是未婚女性。她们为什么落独?难道也是因为穷?肯定不是。据有关方面的信息统计,中国城乡独身男女总和已达7000万人,农村是单身男,城市主要是单身女,男女两头独,城乡不相容。

  针对这个情况,有砖家建议,把城市剩女嫁给农村剩男便可以解决问题。在文明社会,强配自然只能当笑话,不可能落到实处。

  在我看来,“城乡两头独”的问题本质上是“农村何处去?”的问题。

  世界大势,有两个规律是共性的:所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必须高,农民必须占比小,没有哪一个国家刻意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更不会把农民稳在农村作为目标;人的互融,必须以思想和观念靠近为前提,越往发达的方向前进,对伴侣三观融合的要求越高。

  我不准备讨论农村的扶贫政策和振兴政策,因为这显得不合时宜。

  我的农村十问

  文人知识分子是否真的爱农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文人知识分子对毛主席的态度说起,在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群体中,有影响的那些人中曾经有部分人到农村当过知识青年,也正是这批人,现在一提到自己下乡的经历就痛恨毛主席,说曾经的农村经历差点毁了他们一生。把农村经历视为苦难的一帮人,他们能真心喜欢农村和农民?他们会真心视农民为兄弟?你信,我不会信。他们写出爱农村的作品是为钱还是为农民?

  你自己真心爱农村和农民吗?

  不需要问别人,我自己就可以回答。我爱农民,是因为我出身农民,但我根本不想当农民,如果真想当农民,我就不会拼命从农村考出来。我爱家乡,那是基于历史情感,不是因为农村有多美好,如果美好,我自然不会出来,如果真爱农村,出来了,我还会想办法回到农村。然而,我读完书以后便不再回到农村,证明农村无法吸引我。

  多少人像我一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你们是否与我有相同的内心世界?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回农村奉献?

  专家凭什么让农民守住传统文化?

  冯骥才,曾经当了某先生近十年的军师,他一直在高呼:“农村快亡了,农村文化快灭了,请守住农村!请守住传统文化!”然而,他自己回到农村守文化了吗?封建时代,真有乡情的人,退休后就会回到家乡,包括农村,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来改造并传承乡村文化。今天,成百成千万像冯先生一样的人,有几人愿意扎根农村去研究文化和传承文化?坐在舒适的城市别墅里高呼农村人守文化,是伪道德还是伪信仰?

  农民守村就能守住传统文化?

  今日之农民早已不是封建之农民,他们可以行走世界,他们可以见识现代,城市文化即是农村文化,你城里人享受到的信息时代文化之风,农民也可以即时享受,凭什么要他们坚守传统文化?城里人过新生活,你想让农民总是过旧生活?

  即便农民愿意守住传统,他们能守得住吗?文化的诠释与继承,永远需要文化的根底,若农民自身缺少文化积淀,他们如何解释传统文化?以农耕为谋身立命条件的农民,哪来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他们如何传承文化正统?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大家回村就可以发现,农村弥漫的不是传统文化,是杂乱的现象和想法,精华没留住,糟粕全继承。

  你退休后愿意回家养老吗?

  现在,许许多多从农村出来的人,张口闭口就是:农村空气好,退休好养老。这也成了很多人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的恰当理由。那么,我就想问:有多少人退休后回农村养老了?你自己退休后会回村养老吗?

  你和你的农民老乡还有多少共同语言?

  虚伪的嘴和真实的心永远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在知识分子心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正义和爱心,始终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大爱者”和“大仁者”,个个想当农民的救世主,为此不惜讲许多言不由衷的热爱农民宣言。

  然而,我想问的是:看着城市里流动的农民工,你们给出了多少爱?你们跟仍在农村种地的老乡还有多少共同语言?你还能跟幼时的玩伴谈天说地吗?如果做不到,那是为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是把他们困在农村还是让他们融入城市?

  你们能否把伪善换成真心?

  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上,大多数人就喜爱“把己不欲硬施于人”,自己不想当农民,自己想办法逃出农村,然后又高乎让农民守着农村。

  这有什么好处呢?让农民把自己当成爱农民的大善人,让自己可以时刻成为同情农民的大好人,偶尔还能让自己回到农村去施舍一把。这些人的内心真实动机是什么?是优势心理。自己成功了,自己需要有足够多的农民来为自己撑底,从而实现自己的比较优势。

  我经常跟亲人和老乡讲:“年轻人,如果能从农村出来,尽快出来,不要有丝毫犹豫,努力打拼,然后在城里安家。中年人,如果城里有依靠,也可以到城市谋生。老年人,如果子女在城里,条件许可的话,也要到城里住住,医疗条件比农村会好很多。”当然,对愿意留在农村的老乡,我没有任何歧视心理。

  对农民的真心关怀是什么?就是让现有的大多数农民改变被同情的身份,让他们成为跟我们一样的平等人,同情是一种不平等环境下的爱,平等了,才能做到互爱。伪情结,本质上是想维持自己的虚荣心。

  农民变市民真的会返流吗?

  中国大约有2.6亿动态农民外出务工,简称农民工。实际上,他们就是正规的工人,加个“农”字就改变了他们的身份和待遇。从事农业的就是农民,从事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的就是工人,搞个混合概念,本质上是想剥离工人本该有的合法待遇,把外出务工农民从法律上给架空。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反对农村耕地返还到村集体,让农民工继续虚拥农村耕地,以保证农民失去城市谋生能力时返流。

  真的需要如此担忧吗?不需要。从世界所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是一种必然,没有哪个国家出现过逆转现象。有人曾反驳我,说中国人口多,生产力不高,国情不一样,不宜于搞城市化。我会告诉他:假如把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视为一个国家,它们拥有多少人口?它们为何不会返流?如果是因为国家小才可以走城市化道路,是否意味着把中国视为30至50个小实体就可搞城市化了?若成立,各省不就是小实体吗?各省能实现,全国不就可以了吗?逻辑上难道不是这样?我跟大家讲个事实,1945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越46%,相当于我国2005年的水平,难道说1945年的日本达到了2005年的中国生产力?

  有多少农民还愿意让自己的后代回乡接班务农?

  那些希望把现有农民稳在农村的人,理想是让农民的后代继续承担农村发展和农业安全的任务。对于40岁以上的农民而言,也许有一定希望。然而,这些农民的儿孙还能如你所愿吗?大家不妨回乡问问看,有几个农民愿意让自己的儿孙继承自己的耕田家业?农村可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美好世界啊!

  你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吗?

  让农民不离开农村,又让农民有生活出路,还不脱离农民身份,城里人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继续让农民外出当农民工,继续背井离乡,继续让子女和老人留守。城里人,不想生二胎,说是不容易带,不容易养。天天守着小孩,你们还抱怨培养不好后代,你让背井离乡的人怎么敢生孩子?你让靠电话和视频联系的父母如何培养出人才?

  农村发展,是为了向前,不是为了后退而发展,乡村振兴绝不能陷入这样的思路。

  农村到底该怎么办?

  政策上必继续须完善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加了个“有限”,是想说明,农村基础设施需要完善,但又不能盲目铺开,不能造成二次浪费。举例讲,农村通管道气的问题,并不是所有村垸都适合,从眼前看,通管道气,肯定不如用罐装气,为什么呢?农村留守人口少,要说方便,也只是为了春节的几天方便,平时,老人孩子用气量极少,买一罐气,可以用一季度,只花60元,一年只花两百多元,而开通管道气,初装费都得交5000元到6000元,农民不愿意用,造成极大的建设浪费。电力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备,不需要太多改造,通水工程可以适时适地改善。

  农业必须从“大集体”向“小集体”过渡。

  新中国初期,由于基础非常落后,国家是农业国家性质,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超九成,农业生产力也相当落后,当时必须实行大集体农业。现在,机械化和信息化进步很快,以耕地为生的农民数量大幅减少,过去需要上百人的农活,现在只需要十人就可以完成。要实现小集体目标,必须回收不务农的非农民手上的土地,凡不以务农为生的人都应该把土地交回集体,再由集体组织真农民从事规模耕种。

  要解决小集体问题,必须先解决人的私心作怪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兄弟、亲友都已经不务农,但都拥在承包地,并且都不愿意交出去,这是几十年私有化导致的结果,需要农村革命性的政策运动才能翻转过来。拥有那么几亩地真的关乎家庭命运吗?真的可以保证代代安全吗?真的可以坐拥其发财吗?不可能。不要说几亩几十亩,就算是拥有几百亩的田庄,又能如何?那么多私有制的发达国家,不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住在农村吗?放弃土地的人变得更穷了吗?

  必须通过多种政策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

  “两头独”的可怕现实,靠短期政策已经无法弥补,多数单身人士实际会陷入终生苦楚,没有实现城乡婚配的任何可能性。为了下一代和更后面的一代代,农村多数人口当且仅当转入城市,通过融入城市,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生活条件,充分缩小各类人群之间的现实差距,最终达到感情互融的目标。

  要实现共同富裕,同样需要多数农民融入到城市,人均耕地较少的中国,不可能容纳太多农民,即便只有一亿农民纯粹以耕地为生,人均也只有18亩,何以致富?难道家家开工厂、家家办旅游?农业耕地的任务是保证农业安全,无法保证五六亿人的农民致富。但农民数量上的减少并不是影响农业丰收的根本原因,只要农产品价格合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较少的农民仍然可以保证农业安全。

  住房政策必须让入城农民居有定所,不管出租还是安置,有窝才是家,有窝才能容人。无论人均数还是总量,中国的住房面积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并不是没有解决条件,是没有调节住房公平化的决心,炒房仍然是致富手段,这大大抑制了农民进城意愿。

  “三农问题”最终转变成“一农问题”,即农业问题,中国才有共富的希望。

  扶贫和振兴资金必须科学合理。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获得了国人认同和支持。但是,扶贫工作是否还可以做到更好呢?当然可以,至少在精准上能够做到更好。扶贫,一定要浓缩覆盖面,一定不要定指标,一定要把扶贫的钱用到贫困户和五保户身上。据说,有不少非贫困户在领扶贫资金,一天“两场麻将一场舞”的人也在吃低保,家有大额存单的人也领扶贫款,人心不平,人心有怨。扶贫款是有限的,领的人多了,对真正贫困的人扶助就小了,无法让他们过上正常生活,当物价上涨时,赤贫只不过是转为贫困,并非真的脱了贫。

  以后的振兴资金怎么用暂不知道,希望不要走指标扶贫的旧模式。

  县级及县以下各级组织精简机构已经势在必行。

  除直辖市外,其它各省的县级政府实质上也可以认为是农村管理组织,镇级机构和村级机构是更直接的农村组织。这三个层级的机构分类过多过细,养人太多,完全超出了农村可以支撑的程度。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并合最底层村级组织,虚化中间层镇级组织,加强县级组织直接指挥村级组织的能力。农业是弱质产业,又是安全产业,县域工业在多数地方又表现为极不发达,单靠商业不可能养活庞大的机构人员,唯有精简一条路可走。

  引导产业重构,促进合理平衡。

  农民入城,并不完全指进入大城市,更包括县城和小镇。农民进城了,工商业发展应适时跟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必要用政策刺激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适时向其它地区流动,尤其是向县域经济流动。新中国前几十年,表面看,工商业并不发达,但布局相对合理,无须全国人口的大面积流动。通过近几十年的进一步工业化,应该讲,已经创造了更好的产业平衡条件,具备重新构建的能力。

  结论:真的爱农民,就让更多农民过上你自己想过的生活。

  附言:

  1,我今天谈到的农村,不是指新闻里的农村,也不是城市周边的郊区农村,是一般性农村,是务农的农村。

  2,有人问如何看待中美对话?答:美国的战略已定,特朗普走了,战略不会变,变的只是形式。对美国,嘲讽和轻视都不可取,惧怕它,又没有出路,按毛主席的话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3,有人问如何看待金融市场的动荡?答:金融不只是反映金融,更反映经济,规律比语言更真实。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孙锡良
孙锡良
6
0
0
0
0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