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国是共同富裕的天敌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司马平邦说 2021-09-18

金融帝国是共同富裕的天敌

司马平邦

金融帝国是共同富裕的天敌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最近看到一段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先生在某个讲座中的一段话,有茅塞顿开之感,让人对业已持续几十年的一些既成观念,有了颠覆性的认知。比如,他说,因为在金融领域里,交易是瞬时发生的,最短可至0.6秒,所以交易发生的频率就非常高,这让从业人员更容易获得高收入;而相反,在农业产业里,农业的生产周期相比太长了,交易发生更困难,所以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永远是低收益。

  但是在另一方面,金融业和农业,与人类生存的相关性又是截然相反的,前者的相关性肯定是要远远低于后者,不炒股可以活着,但没有粮食只能饿死,这也就是说,所谓收益的高低,其实与生存的相关性是呈反比的,而不是呈正比的。

金融帝国是共同富裕的天敌

温铁军

  但,这又是一个我们根本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现在的定义语境下,因为有了金融产业,国家经济才能算得上是现代经济,否则只能停留在原始经济,所以,再转过来,又可以得出结论,追求现代经济的结果只能是任由少数人获利,它就会造成的前所未有的不平等。

  这让我们人类在金融资本主导国家经济的阶段,一步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两级分化,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些富裕国家都是金融化国家,而又因为这些占主导地位的金融化国家,它们改变了对经济增长的统计方式,推出了GDP式的统计方式,而GDP,是计算每个交易的增加值,但是相比之下,农业的生产周期只有一次交易,金融业却有很多次交易,所以在这种统计方式下,金融国家的GDP永远是更高的那个。

  但在此之前呢,人们计算国家的经济规模,计的是实物量的产出,在1970年代,美国这个国家金融化之前其实也是计算实物量的,但美国在脱实向虚之后,就开始计算GDP。但是用另一种视角看,这又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虚拟化的货币收入会生产很高的GDP增量,但却不能代表真正的实物量产出。

  由此,我想到关于中美这两个所谓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那些比较关系,即,一种是从金融的视角(GDP),另一种是从实物产出的视角,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但可惜,本人并非专业的经济学研究者,难以完成这样有理论深度的工作,只能从更浅见和更通俗的角度做进一步延展。

  自从中国在国家层面如此正式、热烈、庄重地提出“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巨为震撼的目标之后,网络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开始多起来,温铁军的阐述,却直接揭示了一个现代国家,如果它的金融化程度越高,它的两级分化程度就越严重,这其实是“共同富裕”的一个天敌,这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沿着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持续的那条主流路径发展下去,即使未来的GDP很有可能越来越大,但却难以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因为金融领域的交易频率高,所以它被计算的GDP数值也高,因此在财富分配领域所占有的比重就高,但这本质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高度重视产权。

  最初,人们发明借贷这种经济制度,就是由于个人财富的社会化流转不够便利,所以通过借别人的钱,以后再偿还的方式,把明天的钱挪到今天花,所以现在就有了“借贷是超前消费”的说法。它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还处于比较健康阶段,这时候金融业只是通过方便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流动,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措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由于温铁军上面所揭示的那些个原因,经济领域产生了难以弥平的两级分化,而对于在财富分配领域处于强势地位的人来说,他们要把占有的财富作为资本来继续赚钱,就是用钱生钱,资本家把钱借给别人,然后等着收利息,即金融投资),要比把钱投资到实体经济领域,即农业、工业里,赚钱快得多,然后再把自己的债权用加杠杆的方式出卖,那来钱就更容易了。

  但这样做,一定会加大国家的金融风险,美国的数次金融危机都是这么搞出来的。现在中国证监会对加杠杆进行了更多限制,马云曾因批评证监会加杠杆,最后获得“国家级”约谈。

  还有啊,除此外,一个国家经济体中,投入金融领域的资金越多,进入实体经济的财富就越少,因为金融比实体经济赚钱快,所以中央才三令五申警惕中国经济会脱实向虚,这也就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所谓要遏制资本无序扩张。

  好了,我们先放下这个敏感而难以一句两句说清的事,再换一个方向:9月10日晚上,我和几位朋友连麦直播,主题是20年后该怎样看911事件?聊的不错,央视驻美国记者韩鹏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我说美军侵略阿富汗的行动历20年共花了2万亿美元,韩鹏说,有一个统计时,从911事件以来这20年来,其实美国在整个中东、中亚地区,即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以反恐战争的名义进行的侵略中,共花费了8万亿美元。

  8万亿!我的天!合计人民币,其实是超过2010年之前中国年度GDP的。

  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等这些被美国军事干预和侵略的国家中,伊、阿、利已经进行过政权更替,不可谓不天翻地覆,但今年8月31日美军在喀布尔的大逃跑,已经证明美国用20年时间打了一场大败仗,损失巨大,美国为此整整花了8万亿。我就提了一个问题,如果美国人当初不拿这8万亿美元来进行战争,而是拿这8万亿,还是美元,直接发给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这3国家的老百姓,我算了一下,大约平均每人9-10万美元吧,直接收买,那么,美国人在911事件的20年后,会不会实现自己的目的呢?或者会不会收到比现在的惨败更好一些的效果呢?

金融帝国是共同富裕的天敌

  美国若真能狠狠心,用20年时间,以每人每年5000美元的恩赐,连续给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这3个国家的老百姓发放一笔总值8万亿美元的“大美利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基金”,若真这么做,我就不信今天的美国会收到如此惨败,而且还不用死那好几千的美国军人,也不必让那么多美国家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美国人若真这么做了,什么拉登、巴格达迪、奥马尔,包括萨达姆、卡扎菲这些人最后真只能当孤家寡人,那时候谁还反对美国干嘛,脑子有问题吗?

  但问题是美国人能这么干吗?

  这一定是所有人都要摇头的,美国人当然不会这么干!

  这里面还有一个显著的对比,就是与911事件以来,同时期的20年时间,中国在新疆这个被中东恐怖主义感染最严重的中国境内地区,是如何进行反恐的?铁腕打击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在西方人根本不理解也不明白的另一面,中国其实是花了大力气在搞精准扶贫,搞乡村振兴,现在又在搞共同富裕,让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可能滋生的社会土壤一点点消失掉,老百姓生活有奔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三种势力”渐渐被屏蔽掉了,换句话说,以上对比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这20年里所做的事实,已经在证明,美国人其实也并不是不可以拿出8万亿美元到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这些国家,给阿拉伯伊斯兰穆斯林老百姓搞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只要手里有钱,这就要看钱怎么花了。

  但是,美国人为什么就是不会花这个钱,干这个事呢?

  这就又得回到温铁军先生的论述上了,即,如果美国政府历20年时间,拿出8万亿美元,啪地一声拍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那不足1个亿的老百姓们的脸上,来搞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那么哪里还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呢?你让美国的大军火商、美国的金融垄断集团,和那些利益集团的代理人们,还有什么发家致富的机会呢?

  也就是说,你把美国人从911事件之后20年所进行的反恐战争、侵略战争,这明明是一场极大规模的,可以连续不断增加“交易增加值”的虚拟经济行为,直接想变成一场极大规模的只能进行有限交易,而可能根本就没有增加任何“交易增加值”机会的实物产出经济行为,美国不就变成共产党领导了吗?美国政府如果变成共产党,岂不是又成了大军火商和华尔街利益集团的敌人?

  如此一来,你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的人民是有钱花了,有好日子过了,但我们军火商、那些华尔街金融家岂不是要饿死?

  正如前文所述,一个国家,如果它的金融化程度越高,它的两级分化程度就越严重,其实美国花那么钱,派那么多兵去打了20年的反恐战争、侵略战争,目的就是要全世界制造出更大的两极分化,而不是去搞共同富裕,哪怕是自由民主的共同富裕都不可以。

  最近,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集团,分别宣布都要拿出1000个亿人民币,投入到三次分配里,即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共同富裕;但在2017年初,特朗普刚上台的时候,我记得马云是第一时间跑到美国,表示要为美国提供100万的就业,这对特朗普真是莫大的支持;而在去年底,也是马云,在上海外滩的一个论坛上发表了一大通反对国家金融监管的演讲,之后,他受到约谈,后来蚂蚁金服的上市计划直接就搁浅了。

  我有个小小的个人体会,如果中国的党和政府里,若没有能人、强人和伟大的人,牢牢地把握住咱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变成第二个美国其实也是大概率的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
2
0
1
7
0
0
0
0